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以城镇基础设施发展助力新时代富美安顺建设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有力指导下,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新型城镇化+”的工作大旗,在固定资产投资、生态保护、城镇道路、投融资等方面,不断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
完成城镇建设投资任务,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7年,按照省、市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强化工作督查和调度,不断加强城镇建设重大项目月督查、季度调度,切实加快推动机场路、北航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2017年7月,第七届安顺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在平坝区成功举办,平坝区实施了东外环线、迎宾路三期、杨柳湾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有力推动了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不断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截至目前,按照行业统计,全市500万元以上规模城镇建设投资完成282.05亿元,圆满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有序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助推城市双修生态发展。2017年,安顺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重要工作,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印发了《安顺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还印发了《关于调整明确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关于分解安顺市海绵城市示范任务的通知》,明确了海绵城市各工作部门职责,对海绵城市示范任务进行了分解,武当北路、安顺市植物园、家喻五洲、平坝区贯城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等一批市级海绵型示范道路、海绵型示范公园绿地、海绵型示范小区、生态景观示范河道相继启动建设。同时,按照年初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区至少开工建设1个以上海绵项目,县区实施的紫云公园、娄湖湿地公园等一批海绵项目已开工建设。通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将有效实现我市的城市雨水径流控制率显著提高,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大幅下降,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内涝防治能力明显提升,雨水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增强的总体目标。
不断推动城镇道路建设,进一步拉大城镇发展框架。2017年,全市新增城镇道路59.34公里,新增人行慢道46.56公里,新增骑行慢道35.66公里,通过加快推进城镇道路建设,进一步拉大了我市城镇发展框架,2017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积预计达到16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2016年的67.66平方公里预计2017年达到73平方公里。同时,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的城镇道路理念,为有效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加快主城区道路微循环,市政府印发了《安顺市主城区“断头路”建设两年行动方案(2017—2018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开展调度督查工作,横一路等断头路已建成通车。
加快PPP项目建设实施,推动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指导和规范住建行业PPP项目实施,认真完善项目相关手续,实现项目入库,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特别是市政府明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作为实施机构的幺铺片区公路港、幺铺智慧物流中心、安六城际高铁站前商贸中心、黄桶片区现代物流港等重大PPP项目,积极帮助黄铺公司完善相关手续,四个PPP项目2017年已累计完成投资9.5亿元。
2018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继续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完善城镇建设重大项目库,不断推动城镇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在新时代富美安顺建设中,切实把城镇基础设施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不断推动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再创佳绩。